他的回归,既为内地带来了先进的设备,也为其他想回到祖国的同胞做出了表率。 他就是黄植诚。 他说:“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讲,能在祖国内地的上空翱翔是一种向往。” 不管身处何地,接受何种思想灌输,黄植诚从未忘记,自己是一个中国人。 能在祖国的天空上翱翔,也是他作为一名飞行员最大的愿望之一。 一、“心怀祖国”黄植诚 1952年,黄植诚出生于宝岛台湾。 一家子都是空军军官,也因此,耳濡目染之下,黄植诚从小就有了成为一个飞行员的梦想。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黄植诚从小就刻苦努力,拼命学习有关军旅的知识。 他总是在同龄人玩乐的时候,如饥似渴地学习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,长大后的黄植诚,顺利从空军军官学校毕业,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飞行员。 26岁的时候,他就已经成为空军少校。 因为能力出众,能驾驶五种型号的战斗机,他还被称为“王牌飞行员。” 他是台湾空军军官中,年青一代的翘楚,也因此,他在台空军里有着极大的声望。很多飞行员都以他为楷模来学习。 但长久以来,在台空军中位高权重的黄植诚,其实内心一直都苦闷不已。 他虽然出生在台湾,但他从未忘记他祖籍广西,他是中国人。他心心念念都想回到自己的祖国。 再加上当时的台湾政府,管理腐败,军队混乱,这些都让黄植诚感到愈发苦闷。 他觉得,自己在这里待下去没有未来,必须要想一个解决方法。 于是,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诞生了。 黄植诚想回内地为祖国效力,在祖国蔚蓝的天空里,开着他最爱的飞机,那是黄植诚想了很久的事情。 可同时,黄植诚也考虑到,自己身份特殊,贸然回到内地,恐怕不会有人信他。 所以黄植诚想利用职务之便,驾驶台湾先进战斗机飞回内地,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诚心。 他反复计算着从台湾飞回内地的路线和所需要的油量,避免任何一点出错的可能。 因为他明白,机会可能只有那么一次,他必须万无一失。 做好一切的准备以后,1981年8月,黄植诚在执行考核飞行员许秋麟的任务时,关闭了后座暗舱,以每小时1500公里的速度飞往福建福州。 因为暗舱飞行,许秋麟也没发现异常。 直到逼近福州的时候,许秋麟才从飞机飞行速度和方向感觉到不对劲,不顾一切打开了舱门,才发现这架飞机已经逼近内地。 许秋麟震惊不已,而黄植诚却很坦荡,说:“我要飞回大陆,你和我一起回去吧。” 许秋麟虽然怕黄植诚走了,自己回去会没有什么好下场,但是想到自己的家人都还在台湾,又岂能跟着黄植诚一走了之? 劝说黄植诚无果后,许秋麟选择跳伞,而黄植诚则开着那辆先进的战斗机,飞回了内地。 二、黄植诚:不希望两岸长期隔绝 黄植诚从台湾飞回内地,给祖国带来了当时台湾最先进的战斗机。 这让当地的军区人员都欣喜不已,还奖励了黄植诚65万的奖金。在那个年代,65万已足够黄植诚过上一生无忧的生活。 这是国家对黄植诚的诚心,最高的奖赏。 黄植诚的回归,也为其他台湾爱国人士做了一个鲜明的榜样。 很多本就有意愿回国的台湾人士,向祖国发出了投诚的橄榄枝。 黄植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了两岸的融合。 有人曾问他,当时台湾的空军飞行、设备都优于内地,而且黄植诚在台空军里本身也有了一定的地位,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内地投诚呢? 黄植诚回答说:“不希望两岸长期隔绝,为了响应和平统一的号召而飞回内地。” 他是真心的希望,自己能成为缓解两岸冰冻关系的火种。 但是,当时一些不良台媒却极力抹黑黄植诚在内地的生活,还说黄植诚并不是主动投诚的,而是飞机降落错了地方。 对此,黄植诚坚定地表示,自己就是为投诚及促进两岸统一而来。 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所言非虚。 回到内地后,黄植诚就被任命为解放军某航空学院的副校长,还被邓小平接见,空军领导隆重地举行了欢迎仪式。 在学校任职期间,黄植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,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飞行员。 由于他的突出贡献,1995年,黄植诚又被晋升为少将军衔。 他还曾多次被选举为政协委员,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 黄植诚还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,希望两岸能够建立互信机制。 针对有媒体质疑他是否愿意真心留在内地的动机时,他则公开表示:“我现在还是一个军人,履行职责遵守规定。回台湾的事是有一些台湾的媒体在炒作,我个人从来没有提过要回台湾这句话”。 既打脸了某些不良台媒,又没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。 三、黄植诚式的英雄 黄植诚放弃台湾的高官厚禄,选择回归中国内地。 后面付出半生努力,也不过想尽自己所能,促进两岸统一。 即便他因此遭受了不少非议,黄植诚却从未后悔。 这是一个军人的铁血,也是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与担当。
|